6月19日,在位于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的中伟铜仁(上市主体)产业基地三元前驱体制造车间里,全程自动化生产线上正生产着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。在全封闭的生产线末端,一袋袋已经包装好的三元前驱体产品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货架上,等待着发往世界各地。

富氧侧吹炉工艺(OESBF)冶炼红土镍矿
2023年下半年,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伟股份”)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富氧侧吹炉工艺(OESBF)冶炼红土镍矿取得成功,实现了低冰镍制备高冰镍的全球首次工业化量产。
“高冰镍是制造高纯度硫酸镍的原材料,高纯度硫酸镍是三元前驱体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,而三元前驱体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关键核心材料。”中伟铜仁(上市主体)产业基地总经理陈大方介绍道。
“简单来说,就是该工艺将实现更佳的资源技术匹配效能、更高的综合资源利用率。无‘热-电-热’的转化过程,大幅降低能耗和碳排放,实现环境友好型清洁生产。”陈大方表示,公司成功拉通了“红土镍矿-低冰镍-高冰镍-硫酸镍-高镍三元前驱体”全产业链,构建起垂直一体化的产业体系,标志着中伟在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中伟股份铜仁(上市主体)产业基地
得益于贵州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、上下游产业集聚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,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贵州,成为全国锂电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。当年,斥资100亿元的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产业基地——中伟股份铜仁(上市主体)产业基地成立。
十年来,中伟股份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,以“技术多元化、发展全球化、运营数字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新四化战略,并将“技术多元化”确定为公司四大核心战略之首。

三元前驱体制造车间
“企业三元前驱体单晶无钴技术率先实现大批量稳定供货,三元前驱体高镍、超高镍产品出货量超13万吨,磷系、钠系产品成功切入市场,四氧化三钴填补了4.5伏以上高电压技术行业空白,OESBF镍产线成功量产,成为镍锰系、半固态、固态前驱体材料主流规模化供应商,正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、AI机器人等更多领域。”陈大方说。
从目前行业内数一数二年产能高达1.5万吨的研发中试车间到覆盖镍系、钴系、磷系、钠系、锰系以及冶金技术的多材料、多技术、多工艺的技术生态体系,全面协同产业发展,中伟为“原矿粗炼-原料精炼-新能源材料制造-终端循环回收”的闭环产业模式提供技术支撑。

中伟生产车间
2023年,中伟股份实现营收342.73亿元,同比增长12.95%,已形成镍系、钴系、磷系、钠系四大产品矩阵。出货量超27万吨,成为全球唯一连续两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20万吨的企业。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27%,核心产品(镍系、钴系)出货量从2020年起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一。
“公司目前已形成超16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,被认证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,并与中南大学建立高冰镍、氢冶金研究基地,与贵州大学建立磷酸铁锂技术攻关基地等,不断发力基础研究、前沿材料领域,探索技术‘无人区’。”陈大方告诉记者,从2021年至2023年底,中伟股份累计研发投入超26亿元。截至目前,主持和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近90项,拥有专利发明373项。
未来,中伟股份将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,全面打造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能力,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强强联合,深入布局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链各个环节,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。
本网记者:张鸿杰
一审:丁憐 郭秋含
二审:熊 莺
三审:王利环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